第(3/3)页 “小时候盼着‘信息高速路’,长大了才发现自己成了堵在路上的社畜。” “不是我们不想慢,是KPI、房贷、催婚三座大山逼着我们‘倍速生活’。” “可我们连看剧都要开2倍速,到底是谁的锅?” “没毛病,现代的“慢”是外卖但凡迟到5分钟就投诉,但是能花3小时P一张朋友圈的照片!” “不是慢生活没了,是我们再也付不起‘慢’的成本——时间、耐心和敢落后的勇气。” “建议把‘慢生活’列入奢侈品分类,和爱马仕一个柜台。” 媒体人也纷纷加入讨论之中,《新周刊》发文:“‘慢生活’的悖论:我们一边怀念写信的浪漫,一边嫌弃外卖超时1分钟。” 自媒体人吐槽:“当代人最大的行为艺术是——刷着‘慢生活’话题,手指划得比陀螺还快。” 情感专家锐评:“从前连‘在吗’都要等回信,现在‘已读不回’是常态——我们是不是把‘朋友’这个词也快进成了‘联系人’?” 陈默一开始也有些意外,这个活动能突然变成了社会性的话题,并且还延伸出很多相关的子话题。 不过,随即他就释然。 就如前文说的那样,为什么《向往的生活》会成为大热综艺? 其实不是因为这个节目有多精彩,而是因为这个节目让大家云体验了那种“慢生活”! 好比网文,年代文成了时下的一大流量热门分类,人们开始怀念票据时代,怀念出个门都要开证明的时代,怀念上山下乡,怀念打猎,种田,怀念过去的一切! 只是因为,这个时代,这些东西才是最缺乏的! 根据数据统计,814福利周开启后,短短几天时间内,主话题讨论量阅读量就已经超过了百亿。 同时诞生的各类子话题的讨论量加起来,也早就超过了百亿之数! 同期的各类的文创产品,包括信纸,包括印章,包括邮票,信封,等等的产品,销量同期暴涨至少十倍。 许多商家表示,过去这些产品都是大人给孩子买的,但是现在,却都是给自己买的! 这波潮流也很快地席卷了娱乐圈,毕竟,这代表着流量。 很快的,娱乐圈的明星们也开始纷纷下场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