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八十四章:军工业快速扩张-《澳洲崛起录》
第(2/3)页
自从战争一开始,澳大拉西亚的所有军工企业就进入了加班加点的生产状态。
而欧洲战场方面,武器装备和弹药的消耗也越来越快,英法俄已经在和澳大拉西亚商讨一批巨大的武器贸易订单。
根据目前现有的情况来看,这份武器贸易订单分为40万支步枪,1200门火炮,500挺重机枪,10万枚手雷,8000万发步枪子弹,1000万发机枪子弹,以及20万枚各类炮弹。
这比庞大的军购所涉及的资金超过了一千万澳元,单单是纯利润,至少高达四百万澳元。
而这笔武器采购订单的大头,属于沙俄帝国。因为沙俄帝国的疯狂扩军,导致有很多士兵目前并未拿到自己的武器。
在目前的俄国军队中,流传着抢武器的传统。当然,不是抢自己战友手中的,是抢战场上那些阵亡的尸体的。
只要手快,从尸体身上扒下武器,那么这些武器就会属于自己,不管是从敌人身上,还是从战友身上。
这也导致目前俄国的后勤比较混乱,俄国自己生产的枪支,英法支援的枪支,澳大拉西亚生产的枪支和德国生产的枪支应有尽有,再混乱一点,简直都能堪称万国造。
这些种类繁多的武器,给沙俄帝国的后勤造成了巨大的负担,让沙俄政府下定决心给精锐部队更换武器。
至少要在精锐部队采取统一的作战武器,能大幅度减少因为武器不一导致的后勤压力。
这批武器订单也差不多是澳大拉西亚库存的四分之一了。哪怕澳大拉西亚军工厂加班加点的生产,目前的武器装备消耗速度(包括对外出口),仍然远远大于生产速度。
这也让阿瑟之前下令疯狂囤积武器装备的决定变得异常明智,在无意之间,军工厂对于阿瑟的命令也更加服从。
截至目前为止,皇家军工厂的员工已经高达2.5万人。这一数字相较于一年多以前已经提升了将近一万人,未见得军工厂的扩张速度有多么夸张。
甚至,澳大拉西亚民间的军工厂扩张速度也十分惊人。保守估计,澳大拉西亚的军工行业就业人员已经超过3万人。战争带给澳大拉西亚最大的改变,就是军工行业的疯狂扩张。
如果战争继续持续下去,澳大拉西亚军工行业的就业人数甚至有可能突破5万,朝着10万人的大关迈进。
虽然这对于促进澳大拉西亚的就业来说是个好事,但等到战争结束,太过庞大和臃肿的军工行业,如何处理也是一个问题。
一战和二战之间间隔了很长时间,澳大拉西亚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,注定没有太多的战事。
除非澳大拉西亚能够挑拨世界范围内众多地区,人为制造很多战争出来,要不然制造的武器装备也没处卖。
等等,阿瑟突然觉得这样的行为有些熟悉,这不就是后世的世界警察吗?
虽然目前战争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,但对于澳大拉西亚的影响并不是太大。
就目前澳大拉西亚的局势来看,居民的生活还是如往常一般,除了军工厂在不断的招人之外,其他的好像也没什么不同。
这就是澳大拉西亚独特地理位置带来的好处了。哪怕一战波及了六个列强,也基本不太可能将战火烧到澳大拉西亚的本土。
如果不是澳大拉西亚派遣了远征军,并且已经多次向欧洲运输了武器装备和资源,这场战争看起来好像和澳大拉西亚没有太大的联系。
当然,要说战争对澳大拉西亚没有影响也是不可能的。至少在移民方面,特别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,澳大拉西亚的移民数量已经肉眼可见的减少。
之前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油轮和运输船来返于大洋洲和欧洲之间,被澳大拉西亚运输来数以千计的移民。
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,移民的数量已经少了大半,如果不是俄国移民的数量在苦苦支撑,恐怕今年的移民数字会直接腰斩。
根据澳大拉西亚民生部移民局方面的汇报来看,今年的移民相较于去年大幅度下降,甚至最终的移民人数可能不会超过70万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