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也许自己来到这个动乱的汉末,就是一个定数。那么自己的到来,必定会改变历史原来的轨迹。也许需要几千年之后,自己的改变也许是错的,但至少,证明了自己才会知道结果,难道不是吗? 徐晃也不知道如何回答陈卫的问题,于是也默不作声,场面一时变得有点沉闷。就连那几个亲兵也在低头沉思,也似是在等待陈卫的回答。 “所以卫便自追随温侯以来,便欲辅佐主公统一天下,成就霸业。然后率领百万雄师,征讨四方蛮夷,让其臣服,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!享受太平盛世,老有所老,幼有所幼!”说到最后,陈卫也不禁被自己所描绘的人间天堂所痴迷。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,那个人不希望能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? “没想到子忠竟有如此雄心,晃生平甚少佩服,但却是对子忠可谓是由衷的佩服!”徐晃挺了挺上身,严肃道。 “徐将军能够说出这样的话,想必也是和卫怀有同样的梦想。将军有白起王翦之将才,如今被我主所擒,却一心想死,辜负了这堂堂男儿七尺之躯。其一,身体发肤受之父母,如此一心求死,是为不孝;其二,不顾天下大义,却为小义,是为不忠。如此不忠不孝之人,卫甚是以此为耻。”陈卫言辞犀利,就如同一把尖刀一样,直插徐晃的刚烈的心。 徐晃被陈卫说的面露惭色,低着头默然不语。陈卫看徐晃脸上似是挣扎,知道这徐晃心中怕是有了动摇。 陈卫借着道:“曹操曹孟德,我陈卫也很是佩服这样的人。曾经汝南的许劭许子将曾经这样评曹操: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。而曹操也认可了这一评论。如果这身处治世,那么曹操必定是一个能臣,没准卫也定会投靠曹操。但是如今这身处乱世,那曹操也显露出了其奸雄的本质。曹操曾言:宁教我负天下人,莫教天下人负我。可见曹操虽为贤主,那又如何?若干年之后,就算得到了天下,也坐不住这天下,那时天下乱世又起,百姓必将再次身处水深火热中!”陈卫顿了顿,又道,“难道徐将军没有听闻,想当日,曹操为了得到徐州,不惜借杀父之仇,攻打徐州,所过之处,多数屠城。又有多少无辜百姓惨死于曹操之手。难道这样的人,也值得徐将军去追随吗?”最后的这句话陈卫问的是徐晃。 徐晃闻言抬起头来,想辩解什么,但是最后有没有说出来。只好顶着陈卫。 陈卫见徐晃那神色复杂的眼神,接着又道:“两利相权取其重,两害相权取其轻。曹操对徐将军有知遇之恩,对其尽忠,本无可厚非,然此不过为小忠而已!然又有大忠,不知徐将军可知?”说着,徐晃用那双清澈的眼神,看着徐晃。 徐晃木讷的摇了摇头,自从刚刚陈卫说话开始,自己就被陈卫说的哑口无言。但是也知道,这陈卫说的是句句在理,自己又不知如何辩驳,特别是自己本就不善于这巧言令色。 陈卫也没有露出得意的神色,自己所说的不过是后世司空见惯的道理,但对于古人来说,却是超时代的,毕竟这些道理也是经历过历史的洗礼,才得出的,就算和那些三国鬼才们对峙,陈卫觉得自己也可以应付一二,不过自己不喜欢那样靠耍耍嘴皮子能够获得功业。这也是自己为什么会投靠吕布的原因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