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六章 来客 三 (一更)-《阳光下的德意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冯-霍尔斯坦因爵士进入德国外交部(包括前身普鲁士外交部)的时间,比俾斯麦宰相,当初进外交部做外交官的时间还要早。

    在俾斯麦担任普鲁士宰相后,冯-霍尔斯坦因爵士就一直掌管着,德国外交部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:政治部,这个主管着帝国外交部内部的人员政审,提拔,监督,考察等多项重要权力的重要部门。

    在帝国外交部内部,与弗雷德里希-冯-霍尔斯坦因亲近的人,常常称呼喜欢穿灰色外套的他为“灰衣主教”,而那些不喜欢他的,甚至反感他的人,常常称呼他为“土狼”。

    弗雷德里希-冯-霍尔斯坦因爵士,突然邀请普拉多总统访问德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,就是为了秘鲁的鸟粪,为了秘鲁取之不尽的鸟粪资源。

    十九世纪人口的增长刺激着农业的发展,也就要求着相同的土地要能产出更多的谷物,而鸟粪可是十九世纪,欧洲农业最重要的,提高土地肥力的工具。那个国家掌握更多的鸟粪资源,就意味粮食的丰收。

    现在的德国农业正处于低谷,霍尔斯坦因爵士无力改变腓特烈皇储对土地容克的态度,只能寄希望于进口更多的鸟粪到德国,增加土地的肥力,让容克们,也包括自己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,以减少损失。

    而全世界最重要的鸟粪产区,就是在南美的秘鲁。

    引发三国大战,地处秘鲁、玻利维亚和智利三国交界的阿塔卡马沙漠地区很有意思。

    这片荒凉的沙漠,原本根据三国在1874年达成的协议,秘鲁控制着阿塔卡马沙漠地区北部的塔克纳、阿里卡和塔拉帕卡,玻利维亚占有中部的安托法加斯塔,智利则控制南纬24度线以南的一小片地方。

    这份智利和玻利维亚之间,在1874年签订新的边界条约,智利政府在边界划分上是大大吃亏的,作为补偿,玻利维亚政府承诺25年内,不对本国境内,所有智利的资金参与的企业提高税率。

    但是边界划分不久之后,这片荒凉的沙漠上就发现了储量惊人的硝石矿,智利政府虽然无奈,但也只能接受这个局面,唯有通过智利的公司经营,获取些补偿。

    可是去年,玻利维亚政府单方面要求提高智利-英国合资的矿产公司的税率,而这家矿产公司则依据1874年新约,拒绝缴纳这部分提高的税额,于是玻利维亚政府没收了该公司所有资产,并且公开低价拍卖给法国人。

    这种断人财路行为的后果,只能是战争。

    随即,做为报复,智利在2月份拿下了安托法加斯塔港,3月玻利维亚对智利宣战,而4月初,秘鲁则根据与玻利维亚的秘密盟约,做为玻利维亚的盟友,也迅速参加了战争。

    一直关注秘鲁的霍尔斯坦因爵士,将这场突然发生的战争,视为是德国进入秘鲁鸟粪市场的良好契机,只要支持秘鲁与玻利维亚联邦军打败智利人,也就意味着原本智利和英国人控制的硝石矿区,还要进行拍卖。

    既然是秘鲁和玻利维亚政府操纵的拍卖,做为他们的支持者,德国人理应得到相应的鸟粪和硝石酬劳。

    对于这场战争,冯-霍尔斯坦因爵士是坚信秘鲁与玻利维亚联邦军能取胜的,原因很简单,秘鲁是富裕,而智利则是贫穷的。

    秘鲁有多富有?从1840年到1878年之间,秘鲁总的鸟粪产量高达1080多万吨,总收入超过1亿英镑。

    举个例子吧,因为秘鲁政府太有钱,于是把秘鲁人在独立战争期间所有的糊涂账一笔勾销。秘鲁首都利马人从生到死的所有的东西全部欧洲进口,整个国家上下都处于有钱任性的阶段。

    秘鲁军队上下装备了全套的法式装备,接受法国人的军事指导,与同为法国人资助的玻利维亚人一样,是现在南美有名的地区性军事强国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