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 搅动风云 第一百六十九章 常在云雨中-《儒之剑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是少年发现两件事不同寻常:一个是,那个登记报名的官员,

    听到他们是儒门,再听到他是李天许的时候,有些不自然,甚至有些激动。当少年他们走下高台的时候,那名官员立即隐蔽地拿出传讯玉简,发了两个字,‘已到’,显然是提前约好的!

    另一个是,山谷外侧已经布置了阵法,因为每隔一丈,地下便被埋下一根阵桩,这是通用的布置结界的方法,但具体是哪个类型的结界还需要结合整体去看。

    部队驻扎一般都要布下禁制结界,结界的种类有很多种,具体有判别敌我、禁止飞行通过、敌袭报警、加固寨墙、抵御术法、压制削减修为等等。

    因此不能确认,这个结界是驻守部队的例行安排,还是针对于伊伏堡谷的安排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通往山谷的路宽不过两丈,两侧石壁高约数十丈,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。

    行不过两里,眼前豁然开阔,整个山谷尽收眼底,这是一个椭圆形的山谷,方圆几十里,平缓的山谷全被青草覆盖,中央平坦。四周山上修起一座座烽火台,各色旗帜迎风飘扬,有士兵在山顶驻扎。整个山谷就像一座天然的城池。

    山谷北面有一道木墙,高约数丈,背后是一座荒芜的村庄,应该就是伊伏堡。在木墙前面是一座类似临时行宫的建筑群,十数座三层木楼,有围墙,是上古仙门的驻扎地,也是大夏国重要人物的驻所。

    在山谷东、南、西三面搭建了无数的木屋群落,便是为参加盛会的普通仙门准备的。

    在西北角还有一处巨大的牧场,饲养了万头牛羊,是为盛会准备食物。

    在山谷中央平坦之处搭起五座高台,非别按五行居于东西南北中方位,是这十天比试的擂台。

    伊伏堡上百间房屋均已荒芜数百年,残垣断壁,房倒屋塌,野草蓬生,说不出的破败与凄凉。如今已被木墙隔离,收回视线,少年心情沉重,伊伏堡的同门,我李天许定会查明真相,还大家一份公道。

    这是,早有官府执事上前,指引六人前往儒门驻所,儒门驻所是东侧山坡一座巨大的单独院落,门前挂着‘儒门驻地’,里面已经聚集了三四百儒门散修弟子,这倒完全出乎少年的预料。随着少年的进入,原本松散的弟子全部好奇的围拢上来,看着五人鲜亮的儒服,无不啧啧赞叹。

    于是就有人询问:“你们是哪里的儒家弟子?”

    “我们来自于大陈的落霞书院,我叫李天许!”

    众人闻言纷纷议论。

    “落霞书院,没听说过啊!你们谁听过?”

    “李天许,不会是那个李天许吧?”

    “没准还真有落霞书院,没看人家的统一服饰么?”

    ...  ...

    少年提高声调道:“没错,我就是大陈国,羊戚镇的李天许,也是来自于落霞书院!这十多日,我们儒家同门就要在这里一起渡过,如果大家信任我,我便振臂一呼!”

    “我同意!就冲你是李天许,做的事太痛快了!”

    “我也同意,曾听人说,前些日子就是你在夏阳城聚集几十名儒门弟子!那叫一个气派!”

    “是啊,我们都听说了,我们就是冲这个来的!”

    “我才不去那个散修城呢,就在儒门驻地,我支持你!”

    “李天许,你说啥我们都听!”

    ...  ...

    少年示意大家安静,继续朗声道:“作为一个门派,必须有组织,行动统一,才能凝聚力量,我们儒门是天下最大的门派,但是千年以来我们在仙家门派心中只剩下儒学典籍,儒门心法,养浩然正气,却没有力量。礼乐崩坏之际,风雨飘摇之时,不但需要儒门去教化民众,还要拿起剑,去捍卫道义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李天许,可是我们的力量在哪里?”

    “我们哪怕一起凝聚浩然正气,那也不过能驱散妖魔鬼物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儒门经典,没有剑诀、术法,与人作战用的全是天下最通用的,也是最低级的。”

    “儒祖,只将儒门典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