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四章 摘帽与估值案列-《金融之王》
第(3/3)页
如果世上有后悔药的话,林时当初绝对不会只建2000万的仓位,而是建5000万甚至于8000万的仓位。
尽管就这样很简单的就能赚取一笔不菲的利润,但林时的“价值投资”细胞告诉他这次买进的时机还是有点鲁莽,好像有点为了买进而买进的感觉。
林时甚至没有像之前买进股票那样在心里默默计算一遍股票的估值,他读过伯克希尔哈撒韦每一年的年报,他也读过关于巴菲特每一本投资经典。
林时记得最清楚的一个估值案列就是巴菲特对华盛顿邮报的估值。
1973年,华盛顿邮报总市值为8000万美元,但巴菲特认为可能值4-5亿美元。他是如何评估的?
巴菲特看了看财报,得出净利润:1330万美元,折旧和摊销:370万美元,资本支出:660万美元,算出股东盈余1040万美元:股东盈余=净利润+折旧和摊销-资本支出。
企业价值=股东盈余(1040万美元)/政府长期国债利率(6.81%)
计算结果:华盛顿邮报价值1.5亿美元。几乎是当时市值的两倍。
巴菲特认为,一家报纸类公司的资本支出最终将等同于折旧和摊销。
也就是当时华盛顿邮报的经营情况还可以进一步改善。所以其股东盈余大约等于净利润。企业价值=净利润(1330万美元)/政府长期国债利率(6.81%)=1.96亿美元
因为华盛顿邮报居于垄断地位如果每年能多提价3%,那么企业价值计算为:企业价值=净利润(1330万美元)/【政府长期国债利率(6.81%)-3%】=3.5亿美元
另外,公司当时税前利润率只有10%,低于历史上15%的平均记录,巴菲特相信管理层会重拾雄风恢复至历史水平。如果税前利润改善到15%,也就是多出1/3利润,估值也就多出1.35亿美元,公司估值提升至:4.85亿美元
巴菲特在1973年开始持有《华盛顿邮报》股份。根据伯克希尔哈撒韦最近的财报,其现在仍然持有170万股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份,持股28%,这些股票成本为1100万美元。
2013年的时候,巴菲特出售了华盛顿邮报的股票,获取的利润达到了近9170%,由此可见巴菲特究竟多么富有!
当然……
巴菲特的方法虽然未必适用于华夏国股市,但是却能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,林时将这种方法称为“价值投机。”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