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只要赵匡胤不像后来宋朝对待西夏那样,直接断绝所有经济贸易的往来,那柴宗训就有希望重建丝绸之路,从而令大周默默地在西域生根发芽,并且缓慢壮大。 说到底,大周现在已经从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,变成了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孩,柴宗训想将它抚养壮大,自身并没有这个实力,他必须借助大宋的人力物力,才能给这个婴孩提供养分,并偷偷摸摸地将它抚育成人! 可是李处耘也很狡猾,他虽然不太明白柴宗训为什么要问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,但他却从柴宗训的话语间,找到了一丝机会。 柴宗训看起来很想杀他,可是似乎又想用他,这里面,能不能让他找到一丝生机? 李处耘眼神急促地闪烁了几下,遮遮掩掩地回答到:“这很重要吗?今上与晋王是亲兄弟,他们俩谁的意思,不都是一个意思?” 在原本的历史上,赵匡义在兄长登基之后并没有立刻被封王,他先是被封为都虞侯、睦州防御使,直到讨伐李重进成功,进占太原之后,才被封为晋王。 但如今因为柴宗训这只蝴蝶小小的煽动了一下翅膀,导致原本反叛大宋的李筠和李重进二人都离开了中原,赵匡胤趁机兵不血刃的接手了昭义节度使和淮南节度使的地盘,这也让其他原本一直在观望的节度使彻底倒戈,统统臣服于赵匡胤,于是赵匡胤提前巩固了政权,也给赵匡义提前加了封号。 顺便多嘴一句,因为要避讳赵匡胤的名字,于是赵匡义现在已经改名为赵光义,以后我们也将会用新的名字来称呼他。 赵光义加封为晋王之后,其实也和以前没有太大的变化,因为大宋现在属于立国初期,外忧内患,困难重重,所以他这时候还没想过自己当皇帝的事,斧声烛影更是毫无踪影,在大家的眼中,他现在也只是大宋朝的一名王爷,和其他的手握重兵的大将跟重臣一样,都是平起平坐的地位。 不过李处耘却从柴宗训的话里头,听出了一丝苗头,他怀疑柴宗训可能对晋王赵光义有什么想法,因此故意把话说的很模糊,让柴宗训无从判断。 但柴宗训此时正心系伤兵营的事,无心跟他打哑谜,见他一副鬼迷心窍的样子,心里冷笑了一声,说到: “也好,既然都是一个意思,那从今以后,大宋就是我柴氏不共戴天的仇人了。你既然是我仇人派来的,那你必定也是我的仇人……来人啊,把他拖下去,杀了!” 几名侍卫立刻越众而出,将李处耘抬了起来。 李处耘大骇,心想这个小皇帝怎么不按套路出牌,我只是想跟他还还价,讨条活路,可他一开口就要弄死我,这……这是不按基本法办事啊! 他赶紧挣扎了几下,大声地冲柴宗训喊到:“是宰相,是宰相赵普让我来吐蕃的!” 赵普? 柴宗训听到这个名字,眼中闪过一丝疑惑,赶紧挥挥手让侍卫们停下来。 李处耘重新落地,狠狠地深吸了几口新鲜空气,连忙对柴宗训解释到:“我这次出使吐蕃,是宰相赵普的意思,不过听赵普所言,这背后,应该是得到了今上的同意……” “什么?”柴宗训倏然睁大了眼睛,流露出一丝极其失望与愤恨的眼色。 赵,匡,胤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