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十二章 黄沙漫漫路万里(二)-《覆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得到二人的宣誓效忠,柴宗训确实很高兴。

    因为这两人虽然能力有限,但他们毕竟是大周的宰辅,在某种象征意义上来讲,他们二人的效忠,就代表着大周还没有完全被文武百官所抛弃。

    而且自己到了西域之后,不仅要发展军事力量,同样需要文官来帮助自己治理地方,掌控朝政,这二人毕竟是正副宰相,可以在建国初期很好的辅助自己。

    至于以后,等到自己成长起来,发展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班底,这二人也差不多到了退休的年纪,正好可以交出权力,让新的班底来帮助自己复兴大周,向赵氏复仇。

    另外,这二人代表的不仅仅只是他们自己,还包括他们俩身后偌大的家族。

    不管是范氏还是王氏,都是后周极有势力的大家族,否则他们不可能培养出四旬的宰相和三旬的副宰相,只要这两人愿意随自己一起同赴西域,那就代表着他们背后的家族也会跟自己一同前往,到时候有了这两个家族的财力和人力支持,自己征服西域、进而重回中原的计划,也会得到更大的帮助。

    基于以上几点,柴宗训感觉自己在垂拱殿演的这场戏,确实没有白费。

    那么接下来,就是要如何跟赵匡胤进行对话了。

    毕竟自己现在所有的计划,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——赵匡胤是否真的会放自己和范质等人离开。

    如果计划了那么多,结果赵大起了疑心,放下脸皮不要名声了,宁肯背上弑杀旧主的污名也要将他留在大周境内,那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白搭!

    但是如何向赵匡胤传话,也是一门学问,如果做的不好,就肯定会让赵匡胤起疑心。

    比如自己直接跑去对赵匡胤说:朕准备把皇位传给你,但是有个条件,就是你要放朕离开,让朕到西域去重整旗鼓,东山再起,等着日后再回来找你报仇……

    那不用说了,赵匡胤就算拼了命也一定会先把自己干掉!

    那要怎么向赵匡胤传达自己愿意以皇位换自由,又不会引起赵匡胤的疑心呢?

    柴宗训倒是想到一个主意,决定跟范质、王溥二人商量一下。

    “朕已经决定向赵匡胤禅位,但是朕身为一国之君,不能以如此丢脸的方式去向一个臣子示弱,二位爱卿以为,朕该怎么将这件事传达给赵匡胤,又不至于丢了我柴氏的脸面?”

    柴宗训问的很隐晦,他不知道范、王二人能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,但从范、王二人的表现来看,他们似乎是理解歪了。

    二人的表情都很难看,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心底默默吐槽,都这时候了还要什么脸面?但二人的表现却出奇的一致……

    “臣愿往赵匡胤军中,向他传达陛下的意思!”二人几乎异口同声地向柴宗训请命。

    柴宗训脸皮微不可查的抽搐了两下,打了个哈哈:

    “其实这事儿……朕倒是有另一个主意,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和王审琦二人,不是已经倒向叛军,并且率军占领了北城门吗?朕倒是觉得可以借着这二人之口,将消息传递给赵匡胤。”

    他说完用灼热的目光看着范王二人,但二人却一脸迷惑,不知道这件事为什么要经过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跟王审琦二人。

    这二人虽然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,但以往在禁军中,并不是什么瞩目的角色,如果不是这次他们突然叛乱占领了北城门,只怕范王二人根本就未曾将他们放在眼中。

    后周的军制沿袭了唐末和后梁的设置,主要是吸取了后梁的经验,采取了“强干弱枝”的政策,将全国最精锐的军士,都集中到禁军之中,因此后周的禁军数量众多,官职也非常庞大的复杂。

    其中主要是两个部门,一个是侍卫亲军司,以马步军都指挥使、副都指挥使、都虞侯为长官,下辖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、步军都指挥使,分统马步禁军,这支军队,主要是用来作战的;

    令又舍殿前司,以殿前都点检、副都点检为长官,统殿前诸班、直及马步诸军,顾名思义,这只军队就是主要用来守卫皇城内外的。

    而殿前都指挥使,下属于殿前都点检,在军中一共有12个这样的职位,包括石守信、王审琦二人,都属于殿前都指挥使,若论品级的话,最多不超过五品,这两个五品的武官,放在正副宰辅两位二品的大员眼中,当然算不得什么。

    但他们却不知道,柴宗训执意要将这个消息通过石守信、王审琦二人口中传达给赵匡胤,其实还有其他的目的。

    因为柴宗训知道,这二人不仅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,后来也是赵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