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两人都是周世宗柴荣特意留给柴宗训的托孤重臣,因此二人关系一向交好,在朝中也是互通声气,互为倚仗。 见到王溥,范质立刻走了上去,小声的朝对方问到:“齐物可知宫中为何敲钟?” 齐物是王溥的字,事实上,王溥比范质还要年轻11岁,他今年才刚满37岁,就已经成为朝中的副宰相,由此可见此人并非池中之物,官运也是一路亨通。 王溥虽然年纪比范质小了一轮,但见到范质,倒也并不拘谨,轻皱眉头摇手道:“我也不知,只是刚刚打听了一下,听说皇上好像是醒了。” “哦,皇上醒了?”范质大喜到:“幸甚至哉,真是天佑我大周啊!” 王溥凄然一笑,脸上有一抹说不出的苦色。 范质笑了几声,见他面色难看,倒也懂了他的心事,当即同样收敛起笑容,苦恼地说到:“只是如今逆贼赵匡胤率大军兵临城下,也不知道皇上在这时候醒来,到底是幸还是不幸,唉……” 他这一生叹息了,包含了多少对小皇帝的怜悯,又包含了多少对时局糜烂的无奈,全都深深地传递给了王溥。 王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,只得安慰他到:“逆贼大军虽然已经兵临柳园口,但至今未朝京城方向移动,由此可见赵匡胤此时亦在犹豫之中。我深知赵匡胤此人,他虽然胸怀大志,但却颇多妇人之仁,我猜他肯定是想夺取先帝的皇位,又不想给自己留下千秋骂名,所以不敢兴兵直接攻打京城,我觉得,这可能是我们的一个机会……” “哦?”范质听他这么一说,顿时眼睛亮了起来,左右谨慎的瞥了一眼,连忙拉着他来到角落里,问到:“齐物可有什么方法逆转乾坤,说服逆贼反正?” 王溥晒然一笑,望着范质那张充满期盼的脸微微有些失望。 身为一国宰辅,范质的人生实在太过顺利,以至于他的行为处事,实在是有些天真了。 赵匡胤如今大权在握,挥军十万囤积在京城门户,他不是不想做皇帝,而是既想做皇帝,又想立牌坊,想给自己树立一个仁君的名声。 这样的情况下,指望他能幡然醒悟,自动反正,这怎么可能? 王溥敢肯定,如果赵匡胤在无望和平接过后周皇位的情况下,他绝不会吝啬血洗京城,用刀刃和利剑来建立他的赵氏王朝。 范质却在此时还抱有幻想,都不知道他这个宰辅,到底是怎么当的? 只是失望归失望,同朝为臣,又同为先帝周世宗柴荣的托孤重臣,王溥却觉得自己此时还是和范质站在一起的,应该想办法尽量解决眼前的困境。 其中首先要做的,就是见到刚刚清醒的皇帝,从他口中探知皇室的真正想法。 无论是战是降,这时候都必须要有个说法了,否则赵匡胤要是等到不耐烦,只怕京城里数十万百姓,就将迎来一场惨绝人寰的腥风血雨。 带着深深地忧虑,王溥正想劝范质务实一点儿,不要在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,但就在这时候,城头上终于传来了众人期盼已久的钟声。 那些原本还在一起窃窃私语的官员,听到这阵钟声,顿时纷纷整肃衣冠,按秩序各自站好队伍,沉默的肃立在宫门之前。 王溥来不及说话,赶紧拉着范质走到距离宫门最近的地方,他们两人身为正副宰相,当然要走在百官的前头,作为百官的表率。 厚重的红木包钉宫门在嘎嘎的响声中缓缓打开,数十名全副武装的禁卫站到了宫门两侧,用冷漠的目光打量着排成两行的文武百官。 看到这些禁卫眼中冷漠的光芒,范质和王溥二人均忍不住心中一寒。 这二人身为百官之首,平时别说是宫中的禁卫,就连先帝见到他们,也要以礼相待。 可这些禁卫此时看二人的目光,却跟看死人没什么区别。 这说明什么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