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朱大人一死,这案子就只能另交他人。 慕容家出手要接下此案,但赵氏不肯,赵氏另外推举了一位外姓却实际属于赵氏的官员。 慕容氏也推举了一位外姓却属于慕容氏一族的官员。 两族在朝堂上争执不休。 皇上提议,还是按名单来吧,瞧瞧刑部侍郎下面的官是谁,就由那位官顶替刑部侍郎的位置,这样谁都不用争了。 于是乎,刑部尚书呈上了名单,皇上一翻,是一个姓胡的官员,就他了。 “诸位爱卿可有意见?” 慕容氏和赵氏对视一眼,均未从对方眼里看出精明,这就说明,那官员并不是他们两方中任何一方的官员,那就放心了。 夜流怀偷偷松了口气,这人是他安插进去的。 那天他交代给武呈的重要的事便是此事。 既然他决定要用下士之流,自然就要让这些人渗透到各部各司去。 刑部一些不入流的官员他都有一份名单,韩公子交给他的,里面就有这位胡大人。 胡大人位在郎中,但刑部郎中不止他一个,所以夜流怀派武呈买通了呈拟这份名单的官员,要他将胡大人的名字放在第一位,这样,按皇上的潦草性格推算,通常会提名单中排在第一位的名字上位,果然如此。 至于朱大人之死,他早在朝堂禀报此事前就知道了。 夜流怀自有自己的人脉,韩公子也有,两厢一合,那消息比朝廷官方渠道的消息还快。 接下来他该想想怎么把人渗透到大理寺去。 像昨天那种情况,要是大理寺有人的话,他的阿露就不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,所以以防万一,还是要在大理寺安插一个眼线。 几天后,大理寺卿曹大人辞官了,新上任的大理寺卿是从少卿的位置提拔上去,是慕容氏一族,却偏偏暗中投靠了夜流怀。 那位慕容大人倒也说的诚恳,世家之间有嫡庶之分。 他们一族是庶族,几代下来已经是旁枝了,跟着慕容氏嫡枝根本吃不上肉。而且他有种预感,嫡系是在玩火,他不想受其牵连,只能另投明主。 能说出这番话来的,也足见其诚意,但毕竟是姓慕容,夜流怀不能立刻就信,总还需要时间来验证。 但不得不说,有了这个慕容大人坐镇,他的阿露在大牢里过得很滋润,夜流怀半个月不见后,发现她好像——胖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