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太子,你要觉得你二哥爽不行,我不如把老四从北平府喊过来。” 【这就是挑事儿啊!这就是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啊!】 朱权虽然吐槽,却并不生气。 他甚至觉得,老朱那语气口吻,心中已经很气了吧? 【嘿嘿嘿……看着你气劳资好开心呀!】 【这就是跟劳资作对的后果,气你的还在后面呢!哼——】 【不过,你老朱已经知道绑架劳资那货有志于皇位,还把劳资叫出去玩,让那货过来监国。】 “你直接把都城迁移过去,让朱老四提前在北平府天子守国门的了!” 呵呵呵,瞧权儿你这话说的。 朕还没死,怎么能让老四提前做天子、守卫国门呢? 老朱在心底里冷笑,暗暗嘀咕的话阴阳怪气。 不过迁都这个事情,确实是朕需要考虑的。 朱元璋突然就安静了下来,低头陷入了难得得沉思。 他回忆起了一些事情。 之前让标儿去关中,也是考虑迁都长安的事情。 只是被权儿能窥见未来有系统,朕可以偷听权儿心声,以及标儿被害病重等种种耽误了。 现在静下心来一想,老朱忽然眸子就眯了起来。 按照朱元璋那不输于陈友谅的厚黑学功底,从谁受益谁推动看标儿被害整件事。 会是哪些人不想迁都长安呢? 换句话说,朕不迁都长安,对哪些人更有利呢? 瞬间,朱元璋眸光一宁,他脑中浮现几个字:淮西武江集团。 这个以往以常遇春为首,常遇春死后隐隐然以朱标、蓝玉为首的勋贵集团,是最不想他老朱迁都长安的一群人。 因为他们的老家就在金陵城不远,他们的各种关系也都在东南沿海一带。 一旦迁都内陆,这些人不跟着过去,家族就会远离中枢。 时间一长,他们就跟天子说不上话了。 那他们就不能做天子近臣了啊!自然无法影响中枢。 可如果他们跟着去西北,却又会失去本地宗族的支持,到地方和长安本地氏族斗争,显然是要吃大亏的。 而一旦标儿被害,朕伤心欲绝、意兴阑珊之下,肯定如权儿心声里说的那样,按照真正历史上发展的,传位于允炆,进而无心迁都,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培养继承人的事情上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