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部分:秦晋争锋,折戟襄阳 182:赐九惕桓温气死,回建康王珣报丧-《烟雨东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等到了姑孰大营,在辕门来迎的只有参军郗超,郗超作揖道:“武子兄来的正是时候,大司马一直等待朝廷动静,久久不见回音,真着急了。”

    两人边往里走,车胤边问道:“大司马如今贵体如何?”

    “不瞒武子兄,前个月我见太后时,大司马已经卧床,如今大司马日渐加重,只恐要甚于太后。”

    车胤道:“我此番前来,乃是给大司马带了一剂良药。”

    “何药?”

    “太后赏赐九锡的懿旨。”

    “哎呀,真是大旱沐雨,天公作美,快随我去见大司马。”郗超道。

    一听九锡二字,桓温缓过神来,使劲睁着眼问道:“此事当真?”

    “懿旨在此。”

    “朝廷能有此孝心...老夫足矣,老夫足矣......”

    参军郗超道:“大司马不可就此作罢,有了九锡,便可进京登基,无人敢阻。”

    次子桓济也道:“参军所言极是,天命如此,请父帅登基称帝。”

    桓温顿时精神了几分,说道:“老夫不能下榻,请武子快快宣旨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车胤打开懿旨,朗朗读道:“大晋懿旨,太后诏谕:大司马、扬州牧、南郡公桓温德比周公,心揽日月,王佐之才,盖世之风,众人仰望,九州所期,特赐九惕......”

    一听九惕,桓温问道:“为何饶舌?”

    车胤战战兢兢道:“写的确是九惕。”

    郗超、桓济等人围上来一看,果然九锡写成了九惕,郗超道:“朝廷恩旨,关乎天下,岂容有错别字?”

    车胤抱怨道:“此旨乃谢安代拟,这个迂腐之徒,写个九惕算做何用?”

    只见桓温剧烈咳嗽,忍不住大口吐血,惊呆众人,次子桓济道:“车武子你到说说,该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车胤道:“太后已经答应,何必计较错字,我星夜回京,再请一道懿旨,交于大司马!”

    车胤戏弄一番,带着有错字的懿旨,返回京师,一路磨蹭,不见回音。真可谓:

    气人吐血总相传,一字要命逼老桓。死保太后稳社稷,催命枭雄赴黄泉。

    从来奸臣似虎豹,自古忠良比泰山。幸是运中无帝业,才得晋祚百年传。

    一封太后诏书,吹的桓温功业天花烂坠,奈何满篇文书,最重要的一个字写错偏旁部首,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莫说太后懿旨,就是县令布告,古往今来,官家也不容错别字闹笑话。

    车胤回去换诏书,一去不返。越等越无望的桓温,只是等来了江东风雨交加,雷电大作,雷声滚滚,惊人魂魄,愈加气短的桓温也大限将至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