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好,传令下去,即刻赶赴落马岭,扼险要埋伏,等候庾蕴!” 落马岭本是途径溧阳的一条要道,桓秘将兵马埋伏四处山野,静候庾蕴叛军。 等了半日,果然大队人马蜿蜒北上,远望将旗,旗上绣着一个斗大的“庾”字,为首将领正是庾希的四弟庾蕴。看着夕阳将至,天色渐晚,庾蕴骑在马上,四下打量,庾蕴说道:“此处地势,甚至险要,不宜驻扎,不如连夜赶路。” 一个副将道:“前方乃落马岭,寓意不祥,将军果真要晚间前行。” “落马岭?”庾蕴道:“我素来不信山川河岳,尽管前行,不必多心。” 众将士领命,趁着晚间,加速行军,等走到落马岭,夜幕降临,火把点燃,庾蕴的大军如蜿蜒火龙,在晚间一目了然。 埋伏山坡的桓秘、郗超定睛一看,郗超道:“四将军快看,庾蕴人马,从头到尾,尽入眼帘。敌明我暗,此时攻打,正合时宜。” 桓秘大喜,传令各营,伏击庾蕴,月夜之下,喊杀声起,庾蕴大惊。除了自己火把通明,四面杀来的晋军,朦胧夜下,难辨虚实,伏兵四起,使得庾蕴急于应战, 山野之间,抹黑混战,庾蕴自己也首尾难顾,混战之中,被打落下马,活捉了去。庾蕴被擒,使得庾希所盼,也就此破灭。真可谓: 昨日豪门哀叹今,恩怨桓庾战尘临。年年博弈多争斗,世代不和仇久深。 野岭藏兵熄烽火,孤军京口化悲吟。风骚各领将归去,千古望穿豪杰心。 庾蕴被擒,援军溃散,荆州都督桓豁率兵赶至,各路勤王之师,相继会和。京口小城便被桓温团团围住,庾希、庾邈兄弟二人,只得苦苦死守。 京口城下,桓温打造的大批攻城重器,密布城下,庾希、庾邈走到城头,张望城下,只见桓温立马城下,高声喝道:“反贼庾希,今庾蕴已败,援兵已绝,还不早早献城,老夫尚可为你美言几句,保你狗命。” “桓温贼子,只恨太后不听我言,没杀尔等,我庾氏乃江东名门,岂能降你?” 桓温道:“传我帅令,四面攻城,胆敢抵抗,格杀勿论!” 战鼓大作,四面攻城,桓豁、桓秘、桓石虔、朱序、夏侯澄、桓罴、桓伊、周仲孙、周少孙、毛穆之、毛安之等众将各自统兵,分头攻打。 京口城外,杀声震天,乱箭如雨。城中守兵原本就是落败之师,再加上若干囚犯,也是杯水车薪,不到一个时辰,便被晋军攻上城头。 四门相继攻破,庾希、庾邈、武沈等人各自出战,悬殊之下,相继被俘。公元372年,庾希之乱平定,庾氏众将,相继被俘。自此江东士族,桓氏一家独大,即便王、谢两家也不能与之相比。 ...... 大司马桓温、三弟桓豁、四弟桓秘等江东诸路人马,汇集建康城外,桓温召集众将说道:“庾氏众人,相继献降,老夫请旨,诛灭庾希三族,今已恩准。庾希的母族、兄弟、子女,皆不可留,尽皆处死。” 桓秘言道:“三族之中,除庾希三弟庾友,与小弟是儿女亲家,还望赦免。” “庾友未参与叛乱,可饶他一家。” 郗超言道:“庾友可赦免,但庾希之妹该当如何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