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巨野?” “正是。”徐翻道:“我虽倒戈,但有燕军行军符节,大司马可持符节,入营劫粮。” 桓温问道:“押解粮草必是大将,不知何许人?” “贾坚之子贾活,此人骁勇善战,需派大将,出其不意,攻其不备。” 说起贾坚大名,无人不知、无人不晓,只可惜被荀羡活捉,绝食而亡。 “多谢太守,”桓温道:“传令下去,命邓遐、袁真、谢玄、朱序。各率本部兵马,持行军符节,混入巨野大营,火烧军粮。” “得令!” 待到晚间,邓遐、袁真、谢玄、朱序点齐四千人马,命其中一千兵马换上徐翻麾下残兵的装束,带着行军符节,直奔巨野大营。大军行至半路,邓遐言道:“我率一千伪装人马,先入大营,你等三人,各率一千,远处观望,见粮营火起,便围而攻之。” “遵命!”袁真、谢玄、朱序三人各率一千人,分兵三路,熄灭火把,各自观望。邓遐单率一千人直奔巨野大营。 来到粮营辕门,守门将士拦住去路,一个校尉问道:“粮草重地,无行军符节及太傅手令,不得入营。” 邓遐道:“取符节来。” 旁边一个副将,亮出一支刻字牙牌,辕门守兵一见牙牌,正是燕军所用,便挥手命兵卒搬走木栅,打开辕门,放这支人马入营。这支伪装晋军,唯独与燕军区别,便是腰扎白带,邓遐入营见无人防范,大喝一声:“纵火!” 霎时间,门军被杀,火势四起,粮营之中,宛如火海,袁真、谢玄、朱序三路人马,见火起兵,蜂拥杀来。 镇守粮营的主将名叫贾活,乃是大将贾坚之子,听到外面大乱,火光闪闪,贾活顾不得穿甲,穿着贴身的衣服,便提刀上马,仓惶迎战。可是四处一看,自己也分不清,谁是伪装,谁是本部,正在犹豫之时,邓遐催马而来,大喝一声:“贾活贼子,留命来!” 不等贾活调转马头,只觉后心窝巨痛,被身后杀来的邓遐,挑飞半空,丧命于此。 几路晋军,分头杀来,劫烧粮草,杀得巨野大营,火光冲天,粮草皆毁,真可谓: 火如丹霞照剑光,焚灰蔽月笼苍茫。 无情烧尽粮屯地,唯有浓烟滚滚长。 燕军粮营被毁,飞马疾报,传到慕容评耳中,如五雷轰顶,瘫坐胡凳之上,惊的手臂发抖,不听使唤。慕容评脸色青黄,瘫着身子,浑身无力。慕容评道:“诸位将军,眼下粮草尽毁,如之奈何?” 大将军傅颜道:“淮北虽旱,但中原尚有粮草,此番军粮,来自林渚,不如退守林渚。待旱情缓解,再图反攻。” 慕容评道:“唯今之计,也只得如此,立刻传令,退守林渚。” 燕军粮草被焚,大军断了口粮,万般无奈之下,只得拆除营寨,收拾辎重,大队人马暂时后撤。 ...... 十万燕军撤走,动静极大,得知燕军陆续退兵,晋国大司马桓温派归降的徐翻招抚高平郡各县,相继归顺。初尝胜果的桓温,在高平郡休整不过两日,却不能缓解当地旱情,当地的贫苦百姓,纷纷到来,络绎不绝。 桓温率领众将,接济了讨饭的百姓,不由得愁上眉间,四弟桓秘道:“怪不得慕容评不战而逃,燕军没有粮草,晋军在当地也筹措不到军粮。” “何尝不是,”桓温道:“淮北百姓,皆是晋国子民,岂忍使百姓饿死?” 桓秘道:“小弟以为,江东粮草,尽快运到,还需走漕运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