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只见东阿河岸,两军交错,艾山脚下,杀声惊魂。一场恶战,片甲横飞,血如泉涌,令人生畏。燕军多是北方兵士,彪悍骁勇,凶猛异常,又有骑兵压步兵,弓弩压骑兵,层层督战,无人后退,奋勇争先。 刚刚渡河的晋军措手不及,前队后退,后队争船,变成一边倒的大溃败。诸葛攸一看军心大乱,挥舞虎头矛阻杀败退兵士,可是人马相拥,越退越挤,竟把诸葛悠连人带马挤到河边,坠落水中。 幸好晋军之中,多有南方兵士,善于水性,架着诸葛攸游向南岸。败退的晋兵,更是或是操船,或是浮水,竞相逃命,杀死溺死者不计其数,大败而溃。真可谓: 强渡黄河终落空,艾山浪涌锁蛟鸿。 冰封不待流沙水,片甲沉浆尽向东。 东阿之战,晋军大败,不仅折了诸多兵马,还被燕军抢去不少战船、辎重。死里逃生的诸葛攸被五花大绑,押回大营。 中军帐内,谢万大怒,质问道:“今日之败,军心大失,损兵折将,弃甲丢船,该当何罪?” 诸葛攸道:“众将皆劝都督不宜渡河,都督不听,如今兵败,岂能只归罪我一人?” “强词夺理,还敢狡辩!左右侍卫,将诸葛攸推出去,斩首示众!”谢万怒道。 老将庾条道:“大都督刀下留人,诸葛攸也曾拼死迎战,念其过往功劳,请大都督从轻发落。” 谢石也道:“初战虽败,大战未捷,不可先斩主将,请都督饶命。” 其他众将纷纷起身,作揖跪倒,恳请饶过诸葛攸,谢万这才稍稍息怒,说道:“死罪可免,活罪难逃,推出去杖责八十,以观后效。” 诸葛攸被推出去杖责,谢万愁眉紧皱,为难说道:“渡河不成,又被燕军抢了船只,只恐这河渚不可久守。” 军师谢安道:“燕军得了船只,意图洛阳,将军当退守陈留,阻挡燕兵入中原腹地。” “眼下之计,唯有如此。”谢万挥挥手,说道:“明日退守陈留,扼险扎营,休整兵马,以图再战!” ...... 燕军缴获不少晋军船只,渡过黄河,已成必然之势,晋军也由隔河相对,变成了拒守往南岸重镇。阻挡燕军进攻洛阳的重镇,首选便是陈留。晋军退守陈留,与南下燕军相持。眼看一场秋雨一场寒,天气降温之快,晋军将士之中江东人士居多,难以适应。 谢万坐在中军大帐,与众将商议对策。有了东阿之败,众人多是沮丧,又厌恶谢万傲慢性情,一个个沉默不语。谢万道:“若不在隆冬之前,击退燕军,只恐我部将士,不战自垮。” 到了此时,众人心中暗想,垮了更好,回去先问你主帅之责,眼看军心愈加涣散,参军谢安言道:“下官到有一计,不知可否?” “兄长妙计,快快讲来。” 谢安道:“可命人假装回京求粮,散发书信,若能被燕军哨探抓住,得了书信,必然出兵我军粮道,使其中计,围而攻之,此乃引蛇出洞之策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