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司马聃道:“朕博览群书,倒背如流,何必反复研读?” 话音未落,只听有人唤道:“太后驾到。” 这时,殿内等候的侍读监生、左右太监、宫人,纷纷跪倒,迎候圣驾。褚太后亲临含章殿,那太监灵高、道福郡主、慕容宇也跟随左右,来到含章殿外。 晋穆帝躬身行礼:“儿臣拜见母后。” “哀家来的不晚,陛下为何置身殿外。” “呃......”晋穆帝犹豫一下,才话锋一转说道:“儿臣刚刚退朝,正要入殿读书,不想母后已到。” “正好,今日哀家也要听听,一同入殿吧。” “哦,母后请。” 褚太后、晋穆帝一并入殿,并坐上位,左右除了陪同太后道福郡主、慕容宇,便是国子监的两位侍读。 两位监生乃是兄弟二人,哥哥身长七尺,一对秀弯眉,荔枝眼,厚厚鼻翼,唇薄红润,面如白玉,上唇生出些许胡须,年纪三十岁上下,此人名叫温放之。弟弟名叫温式之,身形长相,与哥哥温放之如出一辙,只是眉间藏痣,无须无髯,更显年轻。 旁边掌管书籍图册的太监,引荐道:“启奏太后、陛下,这两位侍读大臣,乃是兄弟二人,兄乃温放之,弟乃温式之,皆为国子监贡生,今岁选为御用侍读。” 褚太后点点头,问道:“二位卿家,今日讲何经史?” 温放之道:“今日侍讲东汉马融所著《忠经·守宰》。守宰有曰:在官惟明,莅事惟平,立身惟清。” “此言做何解释?”褚蒜子问。 温放之道:“如今讲来,乃是所指做官之人,必明辨是非;处事之时,必公平正派;为人之道,必清白无私。” 只听晋穆帝沉着脸蛋子嘟囔道:“言之凿凿,又有何用......” 讲学气氛,顿时打破,众人目光转向天子,褚太后问道:“皇儿这是何意,圣人训言,后世敬畏,为何如此不屑一顾?” 晋穆帝道:“连日急奏,林邑国再度犯境,挥兵北上,犯我九真郡,今日朝议,百官请命,舍弃九真,竟无一人敢为国出战,是何道理?” 褚太后问道:“皇儿可知,百官为何无一人愿去?” 晋穆帝道:“儿臣岂能不知?自我大晋迁都建康,江浙富庶。大臣们各置田产,家大业大,既然安享太平,谁又愿去那西南蛮夷之地?” 众人这才明白晋穆帝亲政的难言之隐,西南临邑国作乱,无人能带兵御敌。正如清代诗人颜鼎受《秋怀》一诗所云: 迤逦秋山落日明,路从深箐入蛮坑。新田芋熟栾巴郡,石室蒿深义帝城。 四塞风烟如一色,五溪言语不同声。苍凉每有穷途泣,此日猖狂似步兵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