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褚蒜子道:“古人诗书颂扬家国情怀,哀家就以‘故国’为命题,你三人尽可作诗吟来。” 小皇帝司马聃道:“儿臣先来。” 司马聃从席前起身,右手端在身前,大有一副名士风范,有模有样迈了两步,望着殿外苍穹,司马聃吟道: “中原落番胡,不闻汉丝竹。故土唯明月,南人北望鹄。 江水逐波去,久传圣人书。星汉照天地,战马又征途。” 褚蒜子听了点点头,说道:“我儿诗词,长进不浅,只是江东一隅偏安惯了,未见魏晋士人的风骨之气。” 第二个作诗的便是郡主司马道福,道福眼神明烁,机灵言道: “南国采红薇,草长绿叶肥。风拂佳人面,长河满余晖。 稀雨落白裳,鹤鸣少其悲。亭有烟雨过,人有思慕随。” 褚蒜子道:“郡主诗词,不逊男儿,哀家甚为赏识。” 道福言:“太后有所不知,小妹诗词,还是跟着慕容公子学得,若论才华,还需公子献诗。” 褚蒜子看得出,司马道福对慕容宇是满怀爱慕之心,这第三个作诗的,也就轮到了质子慕容宇,慕容宇年长几岁,背着双手思量一番,也吟道: “未见朔北晨,长卧江南春。齐别南飞雁,楚还北归人。 越女水袖浅,吴曲佳韵深。牧笛悠千载,不枉受晋恩。” 褚蒜子道:“慕容公子所作诗词已有魏晋风度,但火候尚欠,略感青涩稚嫩,多多教习,必有大才。” “多谢太后褒奖。” 褚蒜子道:“不必言谢,哀家觉得你所吟《故国》,并非燕国,倒是吟得江南晋国,俨然没有故土之情。” 慕容宇撩袍跪倒,说道:“孩儿三岁入晋,承蒙先帝、太后扶养,已十载有余,早已不记得幽燕之地,只知江南烟雨,大晋便是孩儿的故国。” 小皇帝司马聃也道:“慕容公子虽是燕人,与我无异,想我司马氏,也是从中原迁到江东,如此看来,公子与江东之缘,妙不可言。” 褚蒜子听了欣然点头,说道:“哀家心中,公子的故国也应是江东。” 明着说褚太后是考考三人诗词,暗地里褚太后还是在试探慕容宇,看着慕容宇究竟是思念燕国,还是晋国。一番考量,慕容宇的胸怀、心智、仪态俨然是个江南士子,使得褚太后更加不忍送慕容宇回燕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