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部分:通商丝路,折戟林邑 46:夏侯澄泣血报危,褚太后一征林邑-《烟雨东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夜色已晚,褚蒜子命太监安排司马聃回宫去睡,只带司马昱、庾希回到国丈的灵堂。

    褚蒜子走回殿内,借着灵堂幽冥灯火,一人对着墙壁上的龙纹雕绘,仰目张望,长久不语,心有所思。庾希跟在身后,作揖道:“日南郡远隔万里,不毛之地,一旦开战,百万白银,耗资巨大,即便收复,十年税赋不及半数军饷,得不偿失。”

    司马昱毕竟是皇叔,日南郡好歹也是祖宗基业,便说道:“此事不如暂且搁置,另待时机,再做定夺。”

    褚蒜子没有理会,只是说道:“二位卿家暂且退下,让哀家再思量一二。”

    司马昱、庾希各自退去,两人走后,褚蒜子身边只有丫鬟春分,褚蒜子问道:“春分以为,日南郡是打,还是不打?”

    春分道:“若是奴婢便不打,这块地给谁,也不给奴婢;但若太后,不得不打。”

    “为何?”

    “如此说来,这不是银子不银子的事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自然,这可是祖宗所留,世代传下来的江山。”春分道。丫鬟春分说话虽说浅显,但让褚蒜子觉得甚是有道理,心里横下一条心,盘算着攻打林邑国。这便是:

    高瞻万里入南天,岂可他乡望月圆。海角应知海疆短,天涯莫怨天无边。

    前人辛苦传今世,今辈无颜对祖先。不忍偏随一隅静,千金宁愿换狼烟。

    国丈褚裒的丧事处理过后,太后褚蒜子回到宫中,正好路过宝光阁,里面传来朗朗诵读之声,褚太后沿着读书声,入了阁中。

    阁中四人,正是小皇帝司马聃、郡主司马道福、质子慕容宇,还有帝师孙绰。众人一看太后驾到,纷纷起身拜见,褚蒜子问道孙绰:“先生教书,朗朗上口,醒人耳目,今日教授的哪门学问?”

    孙绰道:“臣今日为陛下讲的《史记》,传记有云:兴必虑衰,安必思危。”

    “司马迁这话说得好,哀家如今是既虑衰,又思危。”

    “敢问太后,衰由哪来,危从何起?”

    褚蒜子道:“日南郡丢了,小小蛮贼范文,起兵数月,连败官军,占了大晋的日南郡。”

    孙绰道:“蛮邦作乱,朝廷应出兵讨贼,收复失地。

    褚蒜子道:“丞相、侍中皆不主战,日南烟瘴之地,远在万里之外,一旦出兵,劳民伤财,得不偿失。”

    孙绰道:“日南虽远,大晋疆土;林邑虽小,养必为患。林邑蛮贼,不可姑息,大晋故土,寸土难舍,即便烟瘴之地,敢来犯者,虽远必诛!”

    褚太后听了,心中十分振奋,说道:“满朝文武,偏安厌战,若有一人能如先生见识,何须哀家作难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