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丞相司马昱道:“桓温收复西蜀,功勋卓著,可封豫章郡公、征西大将军。” 庾希奏道:“太后此事,万万不可,桓温虽善用兵,但别有用心,他曾言若不能流芳百世,尚足矣遗臭万载。此言何意,乃是奸雄之念!” 褚蒜子道:“桓温虽有狂言,但收复西蜀,功勋卓著,若无封赏,如何激励将士?” 庾希道:“豫章郡公太过显赫,若是有朝一日,桓温收复二京,岂不是要封王?” 众臣一听,觉得此言也有道理,桓温性情狂妄,又敢擅作主张,都怕有朝一日,功高震主,众人也觉得该留些余地,以便日后再封。 庾希接着道:“异姓者不可为王,豫章郡公,封爵过高,不如就贬一级,改封临贺县公。” “那就改封临贺县公,加征西大将军。” 司马昱道:“成汉王李势,兵败投降,已被押赴京师,请太后定夺。” “此事桓温有何主张?”褚太后问。 司马昱道:“以臣之见,桓温历次奏章,也力主怀柔之策,收复人心,广纳贤才,可谓高瞻远瞩。蜀中气象,一片向好。” 庾希道:“启奏太后,桓温所谓怀柔,意在收买人心,自丰羽翼,其心不可测。” “怀柔之策,桓温与哀家不谋而合,既然桓温力主施恩于人,哀家若杀李势,未免有些心胸狭窄,更不得人心,就封其为侯,留在京师。” 司马昱又道:“微臣听说,此番除了押解李势回京,还送来了犁犍国使者。” 庾希奏道:“启奏太后,自五胡入中原,都城南迁,与西域诸国,再无联络,谁也不曾见过西域人,如何交流?” 老臣庾条道:“西域与中原,语言也不通呀。” “是呀...是呀...”大臣们交头接耳,讨论着早已陌生,且中断许久的西域外交。 褚太后道:“桓温已把使者送到京师,既然都没见过,不妨就见一见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