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…… “青鸾的数字生命体模块,是以碳基生物为蓝本构建的。” “通过合成蛋白质接口,实现碳基与硅基生命的协同运作!” 吴文全神贯注地分析着相关内容。 合成蛋白质接口,堪称连接碳基结构与硅基结构的关键纽带。 碳基结构以生物蛋白质等有机分子为基础构建。 硅基结构则以电子元件、集成电路等无机物质为依托搭建。 从本质上讲。 它就是将生物领域中蛋白质的独特功能、信号传导机制等。 与硅基结构所擅长的信息处理、逻辑运算能力进行有机结合的媒介。 碳基与硅基协作! 意味着打破两者原本相对独立的界限,让它们能够相互配合、协同运作,充分发挥各自优势,实现超越单一生命形式能力的功能。 吴文在内景推演。 深入剖析碳基和硅基实现协作的原理与方式。 发现其核心在于信息交互。 其一,是生物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。 以合成蛋白质接口中的生物传感器为例,它就像一位敏锐的“信号转换官”。 就比如在青鸾这个数字生命体中,生物传感器里的蛋白质能够敏锐感知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浓度、温度、压力等变化,并将这些生物信号精准转化为数字信号。 这就如同人类用眼睛看到光线变化,大脑将其转化为视觉信息一般。 而生物传感器则把生物层面的感知,转化为硅基结构能够理解的数字代码,从而实现碳基结构对环境感知信息向硅基结构的传递。 — 其二,是数字信号到生物指令的转换。 反过来,硅基生命经过处理和分析后得到的数字指令,同样可以通过合成蛋白质接口转化为生物指令。 例如,通过合成蛋白质接口,将数字指令转化为生物蛋白质能够识别的信号,引导细胞进行相应的修复、合成等生物活动,实现硅基对碳基行为的调控。 此外。 对于能量转换与存储,合成蛋白质接口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 它具备能量转换和存储的功能,能够将碳基生命产生的生物能,如ATP等能量分子所蕴含的能量,通过特定的能量转换机制,转化为硅基结构能够利用的电能。 或者,将硅基结构储存的电能通过相应的能量转换装置,转化为碳基结构所需的生物能形式,如驱动细胞内特定生化反应所需的能量。 它就像一个“能量转换枢纽”。 确保两者在能量方面能够稳定协作,实现能量的灵活转换和高效利用。 功能融合方面! 首先是感知与计算的融合。 碳基结构具有强大的感知能力,能够敏锐感知到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细微变化。 而硅基结构则擅长快速、精确的计算和分析。 通过合成蛋白质接口,将两者的优势完美结合起来。 …… 经过一番推演分析。 吴文已然明白。 碳基结构与硅基结构的融合,正是青鸾接下来要进化的方向。 对于这种融合,吴文可是有着丰富经验的。 佛教的《金身》秘法,不就是将血肉和金属粒子融合,进而形成活性金属之躯吗? 更不用说,基因算力系统、离子编程系统、神经指挥系统…… 这些碳基结构体内的系统,和硅基系统在功能实现和信息交互方面有着一定的匹配性,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接口构建,就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协作。 所以,在吴文看来,青鸾的这个进化方向毫无问题,而且很值得自己深入参悟,自己也帮助青鸾更快地实现进化。 吴文伸出一根手指,轻轻触碰了一下青鸾的小脑袋。 根据他刚才的探查,眼前的这只青鸾虽已化形而出,但它真正的根基,还是隐藏在大地山脉之中、根系四通八达、体型庞大的锁山甲本体。 对于锁山甲本体,吴文可是研究过的。 第(1/3)页